[導(dǎo)讀]金泰華府位于沂州路以東,金雀山路以南,即丘路以西、金源路以北,位居臨沂的核心地段,周邊2000米生活圈內(nèi)囊括火車站,迷人沂河風(fēng)景帶、人民廣場核心商圈等重要交通、商業(yè)、休閑娛樂場所。
備受市民關(guān)注的南壇片區(qū)改造工程已經(jīng)啟動,沂州路東側(cè)昔日低矮破舊的平房即將被由高層住宅、花園洋房、高端寫字樓和高端商業(yè)區(qū)共同組成的城市綜合體所取代。百年間,這塊土地隨著城市的發(fā)展變遷從臨沂城郊南的一座山丘逐漸成為市中心的繁華地段,也將在未來幾年里完成它的華麗轉(zhuǎn)身,成為臨沂最受關(guān)注的高端宜居住宅區(qū)。在它即將完成又一次變身的時候,我們?nèi)滩蛔』厥姿倌昵胺被ㄋ棋\的模樣,展望它未來花開荼蘼的新姿。聯(lián)合這塊土地的開發(fā)者山東泰盛恒房地產(chǎn)有限公司,和讀者們一起尋找金雀山的前世今生。
在很久很久以前,臨沂城南的金雀山、銀雀山上漫山遍野都是金雀花、銀雀花。每到早春三月,數(shù)以萬計的金雀花、銀雀花一夜間綻放在山野間、田埂上,令人如癡如醉。而在今天,我們再也看不到金雀花遍野開放的景象,今日的金雀山,已成為臨沂城市發(fā)展的洪流中繁華的一個片段,金雀花已難覓蹤跡,連山也沒了山的樣子,留下的只有史書上只言片語的記載和一條繁華的城市中心主干道——金雀山路。到哪里去尋找臨沂城南那座美麗的金雀山?去哪里尋找詩中靈動綻放著的金雀花?從今日起,晚報將聯(lián)合山東泰盛恒房地產(chǎn)有限公司旗下金泰華府項目和您一起踏上尋找金雀山的旅程。
金雀花開,似一只只金雀在枝葉間飛舞
民國時臨沂城老照片,民房后面的山崗即金雀山
消失的金雀山:只聞路名不知山
“您知道金雀山嗎?您知道‘金雀山路’名字的由來嗎?”4月3日上午,金雀山路氣象大廈門前穿梭的人流中,記者攔下一位又一位路人,希望能從中獲取一點點和金雀山歷史有關(guān)的線索,然而,令人遺憾的是,除了幾位上了年紀(jì)的老人,大部分年輕人,特別是80、90后的年輕人,根本不知道金雀山在哪里,甚至根本不知道這座山曾真實地存在過。比起沂河,金雀山、銀雀山這兩座臨沂曾經(jīng)的地標(biāo)性山崗,已經(jīng)被人們淡忘,退出了臨沂人的生活。
“既然叫金雀山,大概就在金雀山路上吧……”我們得到的更多是這樣模棱兩可的回答。而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,向東向西望去,皆是緩慢下行的緩坡,我們猜測這里或許正是昔日金雀山的最高點。事實上,這座海拔只有88米的小山,看起來更像是一座土丘。在時代的洪流中,它早已被人類先進的交通工具征服,早已不再險峻難越。
根據(jù)史料記載,金雀山山體由石灰?guī)r、紫色頁巖構(gòu)成,與銀雀山居臨沂城南隅,沂河西部,一東一西遙遙對峙,青龍河繞金雀山西部山腳而過,是古城臨沂之門戶,兩座山崗成掎角之勢拱衛(wèi)著臨沂城。
“金雀山”的由來:萬千“金雀”葉間飛舞
“記得我小時候,東山上的小黃花漂亮得很,一串串的像小鳥停在樹枝上,春天里我和小伙伴常采了帶回家……”今年已是耄耋之年的王善文老人回憶起童年的往事仍是清晰如昨,他口中的“東山”正是金雀山,而那像鳥兒一樣的小黃花正是傳說中的金雀花。
據(jù)說,金雀山的名字也與這花兒有關(guān)。金雀花和銀雀花的學(xué)名叫做雀梅,兩者除了在顏色上有黃白之分外,形狀則幾無差別,因其花朵形似展翅欲飛的雀鳥而得名金雀花(黃),銀雀花(白)。金雀花和銀雀花在臨沂城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,在很久以前,每當(dāng)春初四五月份,金雀山和銀雀山上漫山遍野都是花的海洋。沂河西岸的金雀山上金雀花絢麗多姿,西邊的銀雀山上銀雀花則爛漫如雪,恰似成千上萬的雀鳥在綠葉間飛舞,煞是美麗。金雀山和銀雀山便由此得名了。
但遺憾的是,隨著城市的發(fā)展,兩座原本就不高的小山崗逐漸被削平,山上的野花也被高樓大廈和柏油馬路取代,漫山遍野“金雀”飛舞的景象再難見到,而金雀山、銀雀山也在不知不覺中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了。
1300年光陰:泥濘小路走成寬闊大道
能讓一座山消失的不僅只有地動山搖的大自然的力量,還有可能是一代代人愚公移山般的改造。比起探究一座山究竟如何消失,不如來看一條山腳泥濘小路如何在1300余年的光陰里,逐漸演變成一條貫穿城市東西,甚至跨河的寬闊大道。
如今的金雀山路,不僅僅是金雀山留給我們的現(xiàn)實回憶,更是一條臨沂人離不開的城市主干道。可你知道嗎,直到元朝以前,它都是一條狹窄泥濘的山野之路。如今的金雀山路,東起沂河橋,向西至工業(yè)大道轉(zhuǎn)折向南,自東而西,途經(jīng)南壇、南關(guān)、五里堡、七里溝、苗莊、三崗等地。根據(jù)史料記載,西苗莊、七里溝于唐朝初年建村,南壇、五里堡于元朝成村,至明朝增加了南關(guān)、東苗莊、三崗等村落。
可以說,金雀山路的早期,是一條自西向東逐漸發(fā)展起來的從低處通往高處的山野小道。直至元明清以來,隨著臨沂的發(fā)展,這條小道才逐漸走寬,解放后才能走牛車、地排車。建國后,金雀山路的沂州路至通達路段勉強能通汽車,但是沂州路以東仍需要繞小道爬坡,西段雨后泥濘難行。
直至上世紀(jì)五十年代,金雀山上仍是層層梯田,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通向山頂。1965年,金雀山路正式成路,1975年,金雀山路中段鋪設(shè)了瀝青路面,東段劈山鑿石在金雀山上開辟出一條不寬的山路。
在1980年的臨沂地名普查中,有關(guān)部門根據(jù)該路穿過金雀山,故定名為金雀山路。自唐朝初年至此,歷經(jīng)1300年風(fēng)雨洗禮,這條泥濘的鄉(xiāng)間小路終于完成了它的華麗轉(zhuǎn)身。
原文地址:http://linyi.house.qq.com/a/20140409/000015.htm